CSS 入门基础(笔记 2)
| 分类在:CSS笔记 | 有 0 条评论

CSS 入门基础(笔记 2)

| 分类在:CSS笔记 | 有 0 条评论

Emmet 语法

快速生成 HTML 结构语法

  1. 生成标签 直接输入标签名 按 tab 键即可,比如 div 然后按 tab 键,就可以生成 <div></div>
  2. 如果要生成多个相同标签,加上 * 即可,比如 div*3 就可以快速生成 3 个 div
  3. 如果有父子关系的标签,可以用 > 比如 ul>li即可
  4. 如果有兄弟关系的标签,可以用 +,比如div+p
  5. 如果生成带有类名或者 id 名字的,直接写.dame或者#two按 tab 键即可
  6. 如果生成的 div 类名是有顺序的,可以用自增符号$
  7. 如果想在生成的标签内部写内容,可以用{}表示

快速生成 CSS 样式

CSS 基本采取简写形式
比如 w200 按 tab 即可生成 width:200px;

CSS 的复合选择器

  1. 复合选择器可以更准确、更高效的选择目标元素(标签)
  2. 复合选择器是由两个或多个基础选择器,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的
  3. 常用的复合选择器包括:后代选择器、子选择器、并集选择器、伪类选择器等

后代选择器(重要)

定义:后代选择器又称为包含选择器,可以选择父元素里面的子元素。其写法是把外层标签写在前面,内层标签写在后面,中间用空格分隔。当标签发生嵌套时,内层标签就成为外层标签的后代。
语法规范:
元素一 元素二 { 样式声明 }
上述语法表示选择 元素一 里面的所有 元素二 (后代元素)
例如:

ul li {
    样式声明
}

注意:

  1. 元素一 和 元素二 中间要用空格隔开
  2. 元素一 是父,元素二 是子,最终选择的是 元素二
  3. 元素二 可以实子,还可以是孙,只要是 元素一 的后代即可
  4. 元素一 元素二 可以是任意的基础选择器

子选择器(重要)

定义:子元素选择器(子选择器)只能选择作为某元素的最近一级子元素
语法规范:
元素一 > 元素二 { 样式声明 }
例如:

div > p {
    样式声明
}

注意:

  1. 元素一 和 元素二 中间用 > 隔开
  2. 元素一 是父,元素二 是子,最终选择的是 元素二
  3. 元素二 必须是亲儿子,孙子及更后不管(亲儿子选择器)

并集选择器(重要)

定义:并集选择器可以选择多组标签,同时为他们定义相同的样式。通常用于集体声明
并集选择器通过英文逗号(,)连接,任何形式的选择器都可以作为并集选择器的一部分。

伪类选择器

定义:伪类选择器用于向某些选择器添加特殊效果,比如给链接添加特殊效果,或选择第一个和第 n 个元素
伪类选择器书写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冒号(:)表示

链接伪类选择器

属性说明
a:link选择所有未被访问的链接
a:visited选择所有已被访问的链接
a:hover选择鼠标指针位于其上的链接
a:active选择活动链接(鼠标按下未弹起的链接)

注意:

  1. 为了确保生效,请按照LVHA的顺序进行书写
  2. 记忆法(love hate)(lv 包包 hao)
  3. 因为 a 链接有默认样式,因此实际工作中要给 a 单独指定样式

:focus 伪类选择器

定义::focus 伪类选择器用于选取获得焦点的表单元素
焦点就是光标,一般情况<input>类表单才能获取,因此这个选择器也主要针对表单来说。
例如:

input:focus{
    background-color:yerllow;
}

CSS 的元素显示模式

什么是元素显示模式

作用:网页的标签非常多,在不同的地方会用到不同类型的标签,了解他们的特点可以更好的布局我们的网页
元素显示模式就是元素(标签)以什么方式进行显示,比如<div>自己占一行,比如一行可以放很多个<span>
HTML 元素一般分为 块元素 和 行内元素 两种类型

块元素

常见的块元素有:<h1>~<h6>、<p>、<div>、<ul>、<li>等,其中<div>标签是最典型的块元素
块元素的特点:

  1. 自己独占一行
  2. 高度、宽度、外边距以及内边距都可以控制
  3. 宽度默认是容器(父级宽度)的100%
  4. 是一个容器盒子,里面可以放行内或者块级元素

注意:

  1. 文字类的元素内不允许使用块级元素
  2. <p>标签主要用于存放文字,因此<p>里面不能放块级元素,特别是不能放<div>
  3. 同理,<h1>~<h6>等都是文字类块级标签,里面也不能放其他块级元素

行内元素

常见的行内元素有:<a>、<strong>、<b>、<em>、<i>、<del>、<s>、<ins>、<u>、<span>等,其中<span>是最典型的行内元素,有的地方也将行内元素成为内联元素
行内元素的特点:

  1. 相邻行内元素在一行上,一行可以显示多个
  2. 高、宽直接设置是无效的
  3. 默认宽度就是它本身内容的宽度
  4. 行内元素只能容纳文本或其他行内元素

注意:

  1. 链接里面不能再放链接
  2. 特殊情况链接<a>里面可以放块级元素,但是给<a>转换一下块级模式最安全

行内块元素

在行内元素中有几个特殊的标签——<img/>、<input/>、<td>它们同时具有块元素和行内元素的特点,有些资料称它们为行内块元素。
行内块元素的特点:

  1. 和相邻行内元素(行内块)在一行上,但是他们之间会有空白缝隙。一行可以显示多个
  2. 默认宽度就是它本身内容的宽度
  3. 高度,行高,外边距以及内边距都可以控制

元素显示模式转换

特殊情况下,我们需要元素模式的转换,简单理解:一个模式的元素需要另外一种模式的特性,比如想要增加<a>的触发范围。
转换为块元素:display:block;
转换为行内元素:disply:inline;
转换为行内块:disply:inline-block;

本文写作于 1年前,文章内容可能已经与事实不符,如有疑问,请咨询作者。

留言: